
“殺熟” 高發期:這 3 類熟人專挑你心軟時捅刀
日期:07-05 來源:未知“殺熟” 現象如此猖獗呢?心理學研究表明,期間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會顯著提升,大約增長 37%。在濃厚的節日氛圍感染下,我們內心滿是溫暖與喜悅,對身邊熟人自然而然地放下了防備。這種心理變化恰恰給了那些居心不良之人可乘之機,使得各種認知陷阱頻繁出現。
下面,我們就詳細看看過年期間常見的三種 “殺熟” 套路,大家務必牢記于心。
年關現形記:3 類 “殺熟” 套路正在上演
情感綁架局(占比 42%)
想象一下,大過年的,你正和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,突然接到多年發小的電話。電話那頭,發小帶著哭腔,焦急地訴說著母親突發重病,急需一大筆錢做手術,請求你先借他幾萬塊救急。聽到這番哭訴,你瞬間心急如焚,念及多年的深厚情誼,毫不猶豫地把錢轉了過去。可誰能想到,這一轉,錢就如同石沉大海,此后發小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,電話不接、信息不回。
從心理學角度來看,這是典型的利用貝勃定律。騙子們先編造一個極具沖擊力的悲慘故事,讓你在強烈的情感沖擊下,心理防線瞬間崩塌。在你還沒來得及冷靜思考時,就已經掉進了他們精心設計的陷阱之中。
暴利誘惑局(占比 35%)
期間,各類聚會扎堆。許久未聯系的前同事這時冒了出來,在群里熱情地分享一個所謂的 “區塊鏈年貨投資項目”。他們把這個項目描述得神乎其神,聲稱穩賺不賠,回報率高得驚人,還信誓旦旦地說自己已經投入了不少資金,并且賺得盆滿缽滿。你一看是熟人推薦,下意識地覺得應該靠譜,便跟著投了錢。結果沒過多久,項目就突然爆雷,前同事也卷款消失得無影無蹤,你投入的辛苦錢就這樣打了水漂。
這其實是利用了我們常見的思維盲區 —— 確認偏誤。我們總是習慣性地選擇性相信熟人推薦的東西,潛意識里覺得熟人不會坑自己,從而忽略了背后隱藏的巨大風險。
代購陷阱局(占比 23%)
鄰居過年從國外回來,興高采烈地告訴你,自己在免稅店有熟人,可以幫忙代購超便宜的 iPhone。你一聽,價格比國內市場低了不少,又想著是鄰居幫忙,肯定不會有問題,于是滿心歡喜地下單了。可當你收到手機,迫不及待打開包裝時,卻發現竟然是一部翻新機。你去找鄰居理論,鄰居要么找各種借口推脫責任,要么干脆耍賴不認賬,你想投訴卻連個門道都找不到。
這種情況正是利用了單純曝光效應。因為我們對鄰居比較熟悉,所以自然而然地放松了警惕,想當然地認為他們推薦的東西肯定是好的,結果卻不幸上當受騙。
深度解構:為什么我們總在被 “殺熟”?
情感賬戶透支:年度人情結算期催生補償心理
不僅是一年的結束,更是人情世故的重要結算點。在這個時候,我們常常會回顧過去一年里與親朋好友之間的相互幫助,內心會產生一種想要回報的心理。這種補償心理讓我們在面對熟人的請求時,哪怕覺得有些不合理,也很難狠下心來拒絕。
信息繭房效應:親友圈形成封閉信任鏈條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接觸最多的就是親友圈。在這個圈子里,大家彼此熟悉、相互信任,逐漸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信任環境。在這種環境下,我們很難接收到來自外界的不同聲音和信息,這就導致我們更容易盲目相信熟人所說的話,哪怕這些話可能存在問題。
決策疲勞:節日瑣事消耗 90% 認知資源
過年期間,各種瑣事紛至沓來,走親訪友、準備年貨、打掃衛生等等,忙得我們暈頭轉向。大量的事務消耗了我們絕大部分的認知資源,據估算,這些瑣事大約會消耗我們 90% 的認知精力。在這種狀態下,我們在做決策時往往會變得不夠理智,很容易被他人的觀點和建議所左右。
認知突圍:5 招構建防騙防火墻
延遲滿足法則:任何涉及金錢決策冷卻 24 小時
當熟人向你借錢或者推薦投資項目時,千萬不要一時沖動就答應下來。不妨告訴自己,先等 24 小時再說。在這 24 小時里,讓自己徹底冷靜下來,從多個角度仔細思考這件事情的合理性和風險性,避免因為一時的沖動而做出錯誤的決策。
信息三角驗證:通過第三方渠道核實關鍵信息
對于熟人所說的涉及利益的事情,一定不要盲目輕信。可以通過多種第三方渠道來核實信息的真實性,比如在互聯網上搜索相關資料,向其他了解情況的人咨詢等等。只有經過多方驗證的信息,才更值得我們相信。
建立心理賬戶:明確社交預算紅線
在來臨之前,我們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明確的社交預算。無論是借錢給他人,還是進行消費,都要嚴格控制在這個預算范圍之內。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因為顧及人情面子而過度支出,導致自己陷入經濟困境。
反脆弱訓練:每周進行 1 次防騙情景模擬
平時我們就可以有意識地進行防騙情景模擬訓練,比如每周安排一次時間,假設自己遇到了各種常見的 “殺熟” 套路,然后思考應該如何應對。通過這種方式,當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真的遇到類似情況時,就能迅速做出正確的反應,保護好自己的財產安全。
數字取證意識:關鍵對話全程保留文字記錄
如果和熟人有涉及金錢、利益等重要事項的對話,一定要養成保留文字記錄的習慣,比如聊天記錄、轉賬記錄等等。這些記錄在關鍵時刻可能會成為至關重要的證據,幫助我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。
真正的感情,是禁得起理性考驗的。在享受溫馨與歡樂的同時,我們也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,為自己的善意加上一層 “防護網”。請記住,那些讓你感到為難的要求,實際上已經在慢慢消耗你們之間的關系了。
這個,祝愿大家都能與親朋好友愉快相聚,同時巧妙避開各種 “殺熟” 陷阱,度過一個開心、安心的節日!
你曾經遭遇過哪些 “殺熟” 套路呢?
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經歷,讓更多的人提高警惕,避免上當受騙!
上一篇:這是個殺熟的社會,如果熟人不害你,大概率就沒人會害你
下一篇:廣州模特被前老板騙至緬甸 熟人作案陷阱為何屢禁不止?
本站所有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,信息內容的真實性、準確性和合法性、由企業負責,本站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,也不承擔您因此而發生或交易致使的任何損害。提醒:網上交易有風險,線下交易需謹慎!